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天津市教育两委《关于发挥高校实践育人功能提高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人力优势与专业优势,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提供丰富资源。2021年11月5日下午四点半,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志愿者“准时”走进南开实验学校,为小学生提供“菜单式”课后托管服务。
用红色精神为中小学生“补钙”
“一百年前的夏天,在浙江嘉兴的南湖上,一艘小小红船,承载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扬帆启航。”“成才教育工程”实践团的志愿者和南开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分享了《红色精神代代传》的故事。志愿者钟智研首先为同学们播放了《那年那兔那些事》的部分片段,他们看后纷纷表示在那段民不聊生、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正因为有了13位先辈不怕牺牲,敢为人先的精神作为指引,才创造了今日的美好生活。
.
随后志愿者钟智研、张天灿依次向同学们介绍了《真理的味道有点甜》《一根灯芯》《丰碑》《三用大衣》《不朽精神杨根思》《铁人王进喜》等故事,在讲的过程中,两位志愿者引导小朋友从“小思考”到“小分享”,从聆听“革命先辈”的故事到讲述“我”的故事,用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筑牢青少年信仰之基,补足青少年理想之钙,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用非遗文化为中小学生“增信”
“扎染自东晋时期就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服饰穿搭之中,历史悠久。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染色工艺……”来自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凝聚青年力量,守护匠心传承”实践团的志愿者谢梦真向小朋友们娓娓讲述中国扎染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分类,并为他们介绍扎染的流程与方法。扎染之美,在于变化自然,趣味无穷。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蕴藏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接着,志愿者梁志、王新凝向同学们展示了五种基本扎法,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将扎染技法自由组合,制作扎染作品。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同学们收获满满,不仅制作出一副副美丽的扎染作品,更深入了解了扎染艺术背后独特审美价值和民族文化底蕴,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用大中小交流为课后托管“赋能”
在宣讲结束之后,志愿者们陪伴小朋友们唱歌、读书、写字。“姐姐,你们是学什么专业的呀?”“非遗文化里除了扎染文化还有什么文化?”“我以后也能去你们学校吗?”志愿者们认真地回答了小朋友们的问题,还即兴给同学们讲起了他们衣服的面料与结构,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传递了“纺织”的声音。
“哥哥姐姐,你们下一次还要来呀!”“好的,一言为定!”在小朋友们依依不舍的话语和目光中,志愿者们结束了本次课后托管活动。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一流学科优势,结合专业特色,制定了一站式课后服务“菜单”,助力“双减”下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胡鑫蓉
编辑审核 |徐雅轩
文字审核|石磊
摄影编辑|杨子婕
指导老师 |梅思琦 赵凯娜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