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人力优势与专业优势,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精心打造“红色精神传承课堂”、“匠心课堂”、“唱响红歌”三个课后服务品牌,围绕青少年理想信念、科学素养、文化素养提升开展相关课程,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助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12月8日,经前期接洽,学院与耀华中学正式签订课后服务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学院党委副书记石磊、学办副主任赵凯娜、辅导员梅思琦、科技冬奥团队三名学生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首先,天津市耀华中学副校长冯耀忠与学院党委副书记石磊代表双方正式签署“课后服务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双方针对今后在纺织科技、纺织文化、红色文化等方面的协同育人模式与共建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随后,石磊副书记向与会师生介绍了我院办学历史、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成果。她指出: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四个面向”,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绿色青山”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取得优异成果。近日,我院科技冬奥团队事迹更是被央视新闻、中国日报CHINA DAILY、今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今天,科技冬奥团队成员也来到了现场,他们将带领大家感受‘天纺科技范儿’。”
接着,智能可穿戴电子纺织品研究所刘皓教授团队博士生方纾以《会加热的智能服装——科技冬奥》为题向现场老师、同学们介绍了智能电子纺织品的含义,并从导电加热材料、基底材料、封装材料和导线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智能加热头套和手套的制作过程。在讲解过程中,牛鑫、王探宇为同学们演示了智能服装、头套、手套的使用方法。“哪位同学想试一试?”听到这句话,耀华中学的同学们纷纷举手,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冬奥运动员同款套装”,感受纺织科技为冬奥健儿们带来的温暖与支持。
宣讲结束后,志愿者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引导同学们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传递了新时代天纺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天工纺织具有百年历史,耀华中学培育了无数英才,此次强强联手,有效加深了两校交流合作,促进了中学-大学人才培养衔接,是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