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服装设计与工程

发布者:权全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次数:10


装设计与工程   081602(ApparelDesign and Engineering)


  1. 专业介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始建于 1985 年,国内最早建成的服装专业之一,所在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本专业1991年获批硕士点,2005年获批博士点,2010年获批天津市品牌专业,经过三十多年的积淀,现已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依托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聚焦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秉承新工科培养理念,深度融合工程技术、管理及人文艺术,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培养适应现代服装科技发展的创新人才,使学生具有解决纺织服装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满足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服装产业发展需求。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面向未来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胸怀经纬,坚定信念,具有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科学探索精神与天工品格;具备深厚的科学知识、工程能力及人文素养,在服装设计与工程及相关领域,能够运用专业有关理论知识和专门技能把握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趋势;具备国际视野、沟通表达及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创新能力、跨专业融合能力和管理协同能力,能够胜任服装相关领域未来发展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品牌运营、企业管理、国际贸易、质量检验、服饰文化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毕业五年左右达到目标如下:

1.工程知识:具备能够适应现代服装设计与工程领域技术发展的知识体系,能综合运用服装设计与工程领域的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技术和工程环境等知识,为复杂工程项目设计开发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2.工程能力:能够跟踪相关领域前沿技术,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具备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进行服装原料、产品、工艺的设计、开发、制备、检测及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并体现创新性;在工程实践中综合考虑健康与安全、法律与伦理、社会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3.人文修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文与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服务社会的能力;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履行并承担服装设计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沟通协作: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5.终身学习:国际视野宽广,能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持续拓展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具备终身学习、适应科技变革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6.职业发展:能够把握服装行业国内外现状,分析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具备工程创新能力,能胜任服装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及营销服务等工作,成为所在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设计与工程方面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好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系统地掌握服装服饰的生产原理与加工技术、产品设计与开发、科学研究及市场开拓的能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学基础理论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服装设计与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的第一性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分析纺织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复杂服装设计与工程问题开发和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生产工艺流程,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性,从健康与安全、全生命周期成本与净零碳要求、法律与伦理、社会与文化等角度考虑可行性。

4.调查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服装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文献研究、开展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和信息技术工具用于分析、预测、模拟复杂服装设计与工程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有工程报国、工程为民的意识,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及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好岗位及社会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样化、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服装设计与工程技术和产品设计等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理解、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

11.项目管理:能够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将其应用于在服装产品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中。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断学习以适应发展变化的能力,能够理解广泛的技术变革对工程和社会的影响,适应新技术变革,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目标1

工程知识

目标2

工程能力

目标3

人文修养

目标4

沟通协作

目标5

终身学习

目标6

职业发展

1. 工程知识






2. 问题分析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4. 研究




 ●


5. 使用现代工具


 ●





6. 工程与社会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8. 职业规范





9. 个人和团队




 ●



10.沟通






11.项目管理


 ●




 ●

12.终身学习





 ●


五、主干学科

纺织科学与工程

六、核心知识领域

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涵盖工程学、纺织材料学、服装设计原理、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生产工艺、服装市场与贸易、服装智能制造等知识领域,以及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型服装生产设备、服装数字化技术、智能服装及质量控制与检验等专业知识。

七、专业核心课程

1.专业基础核心课程

纺织化学(45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0学时)、电工及电子技术(48学时)、工程制图(45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60学时)、纺织材料学(60学时)、服装结构原理(60学时)、服装工程概论(30学时)、服装设计基础(30学时)、服装工效学(30学时)

2.专业领域核心课程

女装结构设计与建模(60学时)、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45学时)、人工智能服装CAD45学时)、服装外贸实务(30学时)、服装市场营销(30学时)、服装生产管理(30学时)、服装智能制造(30学时)、服装专业英语(30学时)、数字化工业制版(30学时)、服装消费者心理学(30学时)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事技能(2学分)、金工实习(2学分)、服装工艺基础(1.5学分)、产业认识实习(0.5学分)、成衣工艺(4.5学分)、服装面料创意设计与实践(1学分)、智能服装设计与开发(1学分)、服装虚拟仿真(1.5学分)、项目综合设计与实践(2学分)、生产实习(1.5学分)、立体裁剪(1.5学分)、新零售与网络实训(1.5学分)、服装市场调查与研究(1学分)、毕业实习(1.5学分)、毕业设计(论文)(12学分)。

九、主要专业实验

纺织材料学实验、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实验、女装结构设计实验。

十、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为3-6

十一、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1. 课程逻辑图

十三、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专业核心课程标记

毕业要求(非工科专业可依据国标调整或增减)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析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4)研究

5)使用现代工具

6)工程与社会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8)职业规范

9)个人和团队

10)沟通

11)项目管理

12)终身学习

1

通识必修课

11711113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1







H


L





2

通识必修课

117111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









M





3

通识必修课

1171113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









H





4

通识必修课

1171114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4









H





5

通识必修课

1171115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5








H

L





6

通识必修课

11711062A1-A8

形势与政策

2

1-8








H






7

通识必修课

1011403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1

3









H





8

通识必修课

11711052

中共党史

2

1














9

通识必修课

14500022

军事理论

2

1









H

H




10

通识必修课

14510001

国家安全教育

1

2









M





11

通识必修课

12200011~

0041

体育

4

1-4










H




12

通识必修课

10721813

大学英语一级(A

3

1











H


H

13

通识必修课

10721823

大学英语二级(A

3

2











H


H

14

通识必修课

10720822

大学英语三级(A

2

3











H


H

15

通识必修课

10720832

大学英语四级(A

2

4











H


H

16

通识必修课

18100011

健康教育

1

1









L




L

17

通识必修课

11900041

职业生涯规划

0.5

1









H




L

18

通识必修课

14500032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

2

2













H

19

通识必修课

10113211

劳动教育

0.5

2









H





20

通识必修课

11900031

就业指导

0.5

6









H




L

21

学科基础课

10811156

高等数学C(理三1

6

1


H












22

学科基础课

10811153

高等数学C(理三2

3

2


H












23

学科基础课

10811273

线性代数C

3

2


L

H











24

学科基础课

1081119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

3

3


H












25

学科基础课

13713213

大学物理(理三1纺织材化类)

3

2


H

H











26

学科基础课

13713223

大学物理(理三2纺织材化类)

3

3


H

H











27

学科基础课

13753231

大学物理实验(理三纺织材化类)

1

3





H

H








28

专业基础课

10151223

纺织化学

2.5

2


H

M


H









29

专业基础课

12100193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

3

2






H








30

专业基础课

12100072

信息技术与计算思维导论

2

1


L

M


M

H







L

31

专业基础课

11240372

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

2

2












H


32

专业基础课

10330003

工程制图

2.5

2


H












33

专业基础课

10330154

机械设计基础

4

4




H










34

专业基础课

10190953

计算机应用基础

2.5

3




M


H








35

专业基础课

10440043

电工及电子技术

3

4


H

L











36

专业课

10191242

服装工程概论

1.5

1

H







M


L



37

专业课

10114201

职业安全与规范

0.5

2







M





L


38

专业课

10112924

纺织材料学

4

4

H

M


H






L



39

专业课

10140921

纺织材料学实验(服装工程)

0.5

4



H


H


M



M




40

专业课

10114511

工程伦理学

0.5

4




L





H





41

专业课

10190602

服装设计基础

1.5

3



M

M









42

专业课

10190613

服装结构原理

2.5

3


H

H










43

专业课

10191173

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

2.5

4

M


H

H


L







44

专业课

10191072

数字化工业制版

1.5

6

H




H




L




45

专业课

10191082

服装市场营销

1.5

5



L

H







M


46

专业课

10190622

服装专业英语

1.5

5










H


L

47

专业课

10191093

女装结构设计与建模

2.5

4


H

H










48

专业课

10190132

服装外贸实务

1.5

6


H







L

H



49

专业课

10190712

服装消费心理学

1.5

6




M




M


H



50

专业课

10190572

服装工效学

1.5

5

H


H










51

专业课

10191222

服装智能制造

1.5

7




M

H








52

专业课

10191102

人工智能服装CAD

2

4



M


H








53

专业课

10190122

服装生产管理

1.5

7


M

H



H







68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4500012

军事技能

2

1









H

H




69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3530002

金工实习

2

4








H


H




70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1121

产业认识实习

0.5

4



M




H

L





M

71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1162

生产实习及劳动教育实践

1.5

7




L




M

H



H


72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0862

毕业实习

1.5

8




H




M

H

H


M


73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0400

毕业设计(论文)

12

8



H

M

H

H


L



H

M

H

74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1232

服装工艺基础

1.5

4




H


M








75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1052

成衣工艺1(衬衫)

1.5

5




L


H








76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1062

成衣工艺2(旗袍)

1.5

6




L


H








77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1202

成衣工艺3(套装)

1.5

7




L


H








78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0812

立体裁剪1

1.5

3



M

H










80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0771

服装面料创意设计与实践

1

5




H









M

81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1151

服装市场调查与研究

1

7





H


M


M





82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1132

新零售与网络实训

1.5

6










H


M


83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0932

项目综合设计与实践

2

7




M


M




H


H


84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1041

智能服装设计与开发

1

5




H

H

L








85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10190902

服装虚拟仿真

1.5

6




H



M







H:高支撑程度 M:中等支撑程度 L:低支撑程度)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一、学历表

学年

第一学期

寒假

第二学期

暑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

 △☆

 ☆

 ☆


?





14









 ∶

5











18








 ∨

 ∶

7

2





?






17






 ∥

 ∥

 ∨

 ∶

5

 ∥

 ∥









18





 ∥

 ∥

 ∥

 ∨

 ∶

7

3

 ∥

 ∥




?





17





 ∥

 ∥

 ∥

 ∨

 ∶

5

 ∥

 ∥









18





 ∥

 ∥

 ∥

 ∨

 ∶

7

4

 ∥

 ∥

 ∥

 ∥

 ∥

?

 ∥

 ∥

 ∥


17








 ∨

 ∶

5

 ∥

 ∥

 ∥

 ○

 ○

 ○

 ○

 ○

 ○

 ○

 ○

 ○

 ○

 ○

 ○

 △






 △入学、毕业教育;□理论教学;∥实习或其他实践;∨机动;∶考试;○毕业设计(论文);☆军事技能;?“十.一”


二、各必修、限选课程学时、学分分配统计表

项目   

类型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分分配

开课

门数

理论

实验

设计


通识必修课A

69.5

1283

999

284

0

20.75

24.75

13.25

6.25

3.25

0.75

0.25

0.25

29

学科基础课B

14.5

258

171

42

45

0

5

2.5

7

0

0

0

0

5

专业基础课C

17

331

201

75

55

1.5

0.5

5

6.5

3

0

0

0

10

专业课Z

14

315

155

75

85

0

0

0

5

1.5

4.5

3

0

9

A+B+C+Z

115

2187

1526

476

185

22.25

30.25

20.75

24.75

7.75

5.25

3.25

0.25

53

注:1、此表不包含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

2、如专业不分方向,表中“专业方向课”改为“专业课Z”"A+B+C+Z1"改为“A+B+C+Z”,并删除Z2行。


三、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或其它实践

课号

名称

学期

周数

学分

备注

14500012

军事技能

1

3

2

集中实践

10190812

立体裁剪1

3

2

1.5

3学期末

13530002

金工实习

4

2

2

集中实践

10191232

服装工艺基础

4

2

1.5

4学期末

10191121

产业认识实习

4

1

0.5

4学期末

10190902

服装虚拟仿真

5

2

1.5

5学期初

10190771

服装面料创意设计与实践

5

1

1

5学期末

10191052

成衣工艺1(衬衫)

5

2

1.5

5学期末

10191062

成衣工艺2(旗袍)

6

2

1.5

6学期初

10191132

新零售与网络实训C

6

2

1.5

6学期末

10191041

智能服装设计与开发C

6

1

1

6学期末

10191202

成衣工艺3(套装)

7

2

1.5

7学期初

10190932

项目综合设计与实践P

7

3

2

7学期初

10191151

服装市场调查与研究K

7

2

1

分散实践

10191162

生产实习及劳动教育实践

7

3

1.5

7学期初

10190862

毕业实习

8

3

1.5

8学期初

10190400

毕业设计(论文)

8

12

12

8学期

合    计

35



四、学生应修各类课程学分统计表

类型

学分

通识

必修课

A

学科

基础课(B

专业

基础课

C

专业课(Z

独立实践  环节   (D

专业

选修课(E

通识

选修课(F

合计

A+B+C+D+E+F+Z

学分数

69.5

14.5

17

14

35

10

10

170

注:如专业不分方向,表中“专业方向课”改为“专业课(Z)”,并删除Z2行。


五、时间分配(以周计)

学年

I

II

III

IV

总计

入学、毕业教育、军事技能

4

0

0

1

5

理论教学

32

28

25

9

90

考试

2

2

2

1

7

实践环节

0

7

10

11

32

毕业设计(论文)

0

0

0

12

12

机动

1

2

2

1

6

假期

13

13

13

6

45

合    计

52

52

52

41

197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

编号

课 程

学            分          数

总     学     时

学时分配

实践学分

按学期分配学分数

集中考试 标记







理论

实践



通  识  课  程

A

思想政治理论课


必修

11711113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5

39

6

0.4

3











117111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5

39

6

0.4


3










1171113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5

39

6

0.4



3









1171114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45

39

6

0.4




3








1171115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5

39

6

0.4





3







11711062

A1-A8

形势与政策

2

64

64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小    计

17

289

259

30

2

3.25

3.25

3.25

3.25

3.25

0.25

0.25

0.25



选择性必修课

11711052

中共党史

2

30

30



2










必修

课程

编号

课 程

学            分          数

总     学     时

学时分配

按学期分配学分数

集中考试 标记







理论

实验

设计




18100011

健康教育

1

30

30



1











14500022

军事理论

2

36

36



2











11900041

职业生涯规划

0.5

18

18



0.5











14500032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

2

32

32




2










14510001

国家安全教育

1

16

16




1










10113211

劳动教育

0.5

8

8




0.5










11900031

就业指导

0.5

20

20








0.5






10721813

大学英语一级(A

3

54

36

18


3








J



10721823

大学英语二级(A

3

54

36

18



3







J



10720822

大学英语三级(A

2

36

36





2






J



10720832

大学英语四级(A

2

36

36






2





J



12200011

~0041

体育

4

144

16

128


1

1

1

1








10811156

高等数学C(理三1

6

90

90



6








J



10811153

高等数学C(理三2

3

45

45




3







J



10811273

线性代数C

3

45

45




3










1081119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

3

45

45





3






J



13713213

大学物理(理三1纺织材化类)

3

45

45




3







J



13713223

大学物理(理三2纺织材化类)

3

45

45





3






J



13753231

大学物理实验(理三纺织材化类)

1

30


30




1









12100072

信息技术与计算思维导论

2

45

15

30


2











11240372

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

2

30

30




2







J



12100193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

3

60

30

30



3










小    计

50.5

964

710

254

0

15.5

21.5

10

3

0

0.5

0

0



合    计

69.5

1283

999

284

2

20.75

24.75

13.25

6.25

3.25

0.75

0.25

0.25



任选

要求

10






27学期完成至少5个子模块(必须含公共艺术2学分)



学  科  基  础  课

B

必修

10151223

纺织化学

2.5

45

35

10



2.5










10330003

工程制图

2.5

45

35

10



2.5







J



10330154

机械设计基础

4

60

54

6





4





J



10190953

计算机应用基础

2.5

60

15


45



2.5









10440043

电工及电子技术

3

48

32

16





3








小    计

14.5

258

171

42

45

0

5

2.5

7

0

0

0

0


专  业  基  础  课

C

必修

1011403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1

16

16





1









10191242

服装工程概论*

1.5

30

20

10

1.5



10114201

职业安全与规范

0.5

15


15



0.5










10190602

服装设计基础

1.5

30

20


10

1.5




10190613

服装结构原理*

2.5

60

15


45

2.5




10190572

服装工效学* K

1.5

30

20

10






1.5




J



10112924

纺织材料学

4

60

60






4





J



10140921

纺织材料学实验(服装工程)

0.5

15

15




0.5







10191173

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

2.5

45

30

15





2








10190622

服装专业英语

1.5

30

20

10

1.5


J



小    计

17

331

201

75

55

1.5

0.5

5

6.5

3

0

0

0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

编号

课 程

学            分          数

总     学     时

学时分配

按学期分配学分数

集中考试 标记







理论

实验

设计


专  业    

Z

限选




10190122

服装生产管理

1.5

30

20

10








1.5





10190132

服装外贸实务

1.5

30

20

10







1.5



J



10190712

服装消费心理学K

1.5

30

20

10







1.5



J



10191222

服装智能制造* K

1.5

30

15

15








1.5





10114511

工程伦理学

0.5

30

10

20





0.5








10191072

数字化工业制版

1.5

30

20


10






1.5






10191082

服装市场营销

1.5

30

20

10






1.5







10191102

人工智能服装CAD

2

45

15


30




2








10191093

女装结构设计与建模

2.5

60

15


45




2.5








小    计

14

315

155

75

85

0

0

0

5

1.5

4.5

3

0


专  业  选  修  课

E

任选

至少修10



10190222

服装定制

2

30

20

10

2



10190412

数据统计与分析软件K

2

30

20

10

2




10190252

服装生产跟单C

2

30

20

10


2




10190962

比例裁剪

2

30

20

10

2




10190912

数字化服装设计

2

30



30




2








10191212

服装商品企划

2

30

20

10







2






10190232

服装史

2

30

30

2





10190982

服装买手

2

30

20

10

2



10191142

数智营销

2

30

20

10

2




10191022

服装工程前沿技术

2

30

20

10



2










10191112

男装结构设计与建模

2

30

20


10





2







10112322

纺织新材料及应用

2

30

30







2







10114422

智能纺织品及应用

2

30

30








2






10191182

立体裁剪2

2

60



60





2







10191192

非遗绳结技艺

2

30

10

20




2









小    计

30

480

280

100

100


2

4

4

10

8

2



注:1表中“课程名称”后加“*”为双语教学课程,加“**”课程为全英文教学课程;加“C”课程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课程;加“K”课程为学科交叉课程;加“P”课程为项目式课程。

2、表中“专业方向课”一栏,按实际专业方向数填写,多于2个方向的,请自行增加表格;                                                                       3、 如专业不分方向,表中“专业方向课”改为“专业课”,课程性质由“限选”改为“必修”。


校对: 专业负责人

或教学办主任


教学院长签字:教务处长签字:教学校长签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