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融合的
纺织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完成人:王 维、荆妙蕾、胡艳丽、张 璐、
刘秀明、徐志伟、石海婷
支撑材料目录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首批天津市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
3.纺织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4.纺织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纺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
(二)教学成果奖
1.纺织工程专业“新工科”内涵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2.基于“新工科”再深化的纺织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3.面向智能制造的纺织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4.虚实结合-以赛促学,对接产业需求的纺织工程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5.“工匠精神+非遗传承+创意设计”路径下纺织品艺术设计与实践课程小班制教学改革与实践
6.“新工科”背景下纺织商务与贸易专业方向课程群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7.以学生为中心的“双一流”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体系构建
8.服务纺织强国战略的“三三四四”一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三)课程建设
1.纺织与现代生活-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织物结构与设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3.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
4.纺纱原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5.纺织材料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四)团队建设情况
1.天津市教学团队-纺织品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
2.天津市教学团队-纺织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
3.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胡艳丽
4.天津工业大学教学名师-荆妙蕾
5.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胡艳丽
(五)教材建设
1.《纺织结构与设计》(第六版)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
2.《新型纺纱技术》十三五部委级规划教材、部委级优秀教材一等奖
3.《纺纱原理》十三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
4.《纺织服装贸易概论》(第二版)
(六)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1.面向新经济“现代纺织工程+”领军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传统纺织工程专业改造升级的探索与实践
3.“新工科”背景下纺织实验虚拟教研室协同创新建设
4.“新工科”背景下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评价体系研究
5.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6.基于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教学资源优化与共享平台建立
7.新工科背景下基于“课堂+网络+实践”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研究—以《纺织与服装外贸》双语课为例
8.数字化背景下《纺织与服装外贸》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七)团队教师教改论文
1.产教融合视域下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路径研究—以纺织工程专业为例
2.新时代高校工科专业劳动教育体系化建设
3.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纺织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探索
4.“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探究
5.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教学管理改进与探索
6.“互联网+”时代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构架设计研究
7.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
8.思政引领一流纺织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
9.新工科背景下“纺织与服装外贸”双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10.“双一流”背景下“纺织与服装外贸”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建设
11.国际贸易实务“课堂+线上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研究与实践
12.“新工科”背景下纺织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八)部分指导学生获奖情况支撑材料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国家级2项 市级1项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天津市银奖1项
3.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天津赛区银奖1项
4.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天津赛区金奖1项
5.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天津赛区银奖1项
6.“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铜奖1项
7.“红绿蓝杯”第十三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 家纺装饰用织物设计组一等奖
8.“前进杯”第一届中国高校牛仔面料设计大赛 创新牛仔面料组特等奖
9.“红绿蓝杯”第十一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 机织服用织物设计组一等奖
10.“红绿蓝杯”第十一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 家纺装饰用织物设计组一等
奖
11.“红绿蓝杯”第十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 家纺装饰用织物设计组一等奖
12.“红绿蓝杯”第十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 纤维专题计组一等奖
13.“唯尔佳”优秀新产品学生设计作品评比一等奖
基于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融合的纺织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王维.zip